专业审计 |
业务分类 |
审计事项 |
事项说明 |
五、企业审计 |
|
|
|
|
一、企业财务状况 |
|
|
|
(一)损益情况 |
|
|
|
1.收入 |
|
|
|
|
收入的真实性 |
指企业确认的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收入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未按会计核算要求,虚列出库和销售记录、虚构销售业务等编造虚假事项虚增收入等问题。 |
|
|
收入的完整性 |
指企业确认的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收入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按会计核算要求,截留或隐瞒部分收入,形成小金库或账外资产等问题。 |
|
|
收入的合规性 |
指企业确认的各项收入是否符合会计核算之外的有关法规要求,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超标准收费、超限价销售或少收费、违规减免收费等问题。 |
|
2.成本费用 |
|
|
|
|
成本费用的真实性 |
指企业核算的各项成本、费用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未按会计核算要求,多计成本,虚列费用的问题。 |
|
|
成本费用的完整性 |
指企业核算的各项成本、费用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按会计核算要求,隐瞒成本,少计费用的问题。 |
|
|
成本费用的合规性 |
指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核算之外的有关法规要求,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多计成本、费用或隐瞒成本、费用等问题。 |
|
3.税费 |
|
|
|
|
流转税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
指商品流转过程中征收的各项税费是否完整、合规,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及附加等。 |
|
|
所得税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
指对所得额的征税是否完整、合规,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
|
|
资源税等其他税费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
指企业应缴纳的资源税、财产税等其他税费是否完整、合规,主要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
|
4.利润 |
|
|
|
|
利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指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存在利润归集不正确,收入与成本费用不匹配,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等影响企业利润的问题。 |
|
|
利润分配真实性和合规性 |
指企业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利润分配,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弥补亏损,未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及其他基金,未及时按要求提取和上交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问题。 |
|
|
未分配利润使用的合规性 |
指企业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使用是否合规,是否按规定使用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财政资金以及其他留存收益。 |
|
(二)资产情况 |
|
|
|
|
资产的真实性 |
指纳入企业核算的各项资产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虚增存货、应收账款,虚列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问题,多计企业资产。 |
|
|
资产的完整性 |
指企业核算的各项资产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账外的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以及隐瞒对外投资、计划外产品产量等,形成账外资产和小金库等问题。 |
|
|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规性 |
指企业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八项准备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不(足额)计提或多计提减值准备等调节企业利润的问题。 |
|
|
不良资产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
指企业纳入不良资产范围的各项资产(主要有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债权,闲置、不需用资产,不良投资等)是否真实、合规,是否存在通过不良资产调节企业利润,违规处置不良资产为他人牟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
|
(三)负债情况 |
|
|
|
|
负债的真实性 |
指企业核算的各项负债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将收入挂列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情况,套取资金,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虚列负债,虚增企业资产等问题。 |
|
|
负债的完整性 |
指纳入核算的各项负债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少计应付款项和银行借款等,隐瞒企业资产或亏损等问题。 |
|
(四)权益情况 |
|
|
|
|
权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指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权益是否真实、完整。 |
|
(五)合并报表情况 |
|
|
|
|
合并报表的完整性 |
指企业合并报表编制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应纳入合并范围而未纳入的下属企业,形成账外资产,并调节企业利润等问题。 |
|
|
合并抵销的准确性 |
指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内部销售、投资等事项抵消是否充分和准确,影响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 |
|
二、重大经济决策 |
|
|
|
|
重大投资和工程项目 |
指重大投资和工程项目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 |
|
|
重大资本运作事项 |
指重大资本运作事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 |
|
|
重大资产处置事项 |
指重大资产处置事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违规处置资产,形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 |
|
|
重大采购事项 |
指重大采购事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等问题。 |
|
|
重大担保借款事项 |
指重大担保和借款事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 |
|
|
其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 |
指其他的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重大的损失、浪费等问题。 |
|
三、企业内部管理 |
|
|
|
|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 |
指企业是否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
|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
指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运行是否顺畅。 |
|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
指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
指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内部管理是否规范。 |
|
|
对下属企业管控的有效性 |
指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是否有效,下属企业能否及时贯彻集团公司的要求和部署,集团的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
|
|
企业高管职务消费的合规性 |
指企业高管的职务消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职务消费行为。 |
|
|
企业信息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
指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是否经济,能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
|
四、个人遵纪守法 |
|
|
|
(一)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 |
|
指企业领导人员遵守有关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是否存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国有权益、擅自领取薪酬以外的其他收入等行为;是否存在插手干预招投标、在土地审批和出让中谋利甚至索贿等问题。 |
|
(二)个人违法犯罪情况 |
|
|
|
|
个人非法牟利 |
指违反有关规定,为个人非法牟利的有关问题。 |
|
|
贪污、挪用资金 |
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属于贪污或挪用资金行为的有关问题。 |
|
|
行贿、受贿 |
指违反有关法规,属于行贿或受贿行为的有关问题。 |
|
|
截留、转移、私分国有资产 |
指违反有关规定,截留、转移、私分国有资产的有关问题。 |
|
|
职务侵占 |
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属于职务侵占行为的有关问题。 |
|
|
失职、渎职 |
指违反有关法规,属于失职或渎职行为的有关问题。 |
|
|
骗取、套取资金 |
指违反有关规定,骗取或套取国家资金的有关问题。 |
|
|
其他个人违法犯罪 |
其他有关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问题。 |
|
五、宏观经济政策 |
|
|
|
(一)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情况 |
|
指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其他国家政策情况。企业落实措施是否符合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要求;有无盲目扩大产能、超前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项目运行效率低下、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是否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否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安排的各项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等问题;以及违反专卖政策、违规改制等问题。 |
|
(二)企业经营发展重大风险 |
|
|
|
1.产业安全情况 |
|
指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面临的各种风险情况。企业是否具有核心技术,能否实现自主生产;是否存在核心技术引进不成功、国家重要资源被境外企业收购、国内市场被境外企业占领等情况;是否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规模较小而难以应对国际竞争、影响产业安全等问题。 |
|
2.经营安全情况 |
|
指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否定位于做强做大主业、突出核心业务,是否有利于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主业收入和利润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等,是否存在经营发展方面的重大风险。 |
|
3.境外资产安全情况 |
|
指企业执行“走出去”战略情况和境外资产的监督管理情况。企业境外投资和境外资产管理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
|
六、效益审计 |
|
|
|
(一)经济效益情况 |
|
|
|
|
企业亏损原因分析 |
|
|
|
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
|
|
(二)环境效益情况 |
|
|
|
|
企业环境效益分析 |
|
|
(三)社会效益情况 |
|
|
|
|
企业社会效益审计分析 |
|
|
七、专项审计调查 |
|
|
|
|
应对金融危机措施 |
|
|
|
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
|
|
|
执行产业振兴政策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