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发布!2024年度国有产管理情况:11典型问题清单

署发布!2024年度国有产管理情况:11典型问题清单#


7月/控-经典课程清单

合规与舞弊风险防范


2025 年 6 月 24 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受国院委托,署长侯凯作了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工作。

其中, 于国有产管理,了四大面11典型问题,位同仁需要着重了解,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

国有产管理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于建立国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国有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加强国有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 在部门预算执行、国企国、金融等中,持续企业、金融、行政事业、自然源产等4国有产管理使用情况。 (一)企业国有产情况。 至2023 年底,重点的13 户央企账面产总额 28.84 万亿元、负债总额19.55万亿元、国有本权益 5.45 万亿元,平均产负债率67.79%。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会信息不。 8 户央企 因财表合并范围不完整、往来款项违规出表等,少产 1442.37 亿元、少负债1635.84亿元。 10 户央企 通过不依据际完工或履约进度核算、违规提减值折旧等式, 造成收入不 81.38 亿元、成本费用不186.32亿元、利润不 133.1 亿元。 2.项目投管控不力。 11 户央企的45 个项目因违规决策、前期论证不充分等, 不当增加投成本等44.16 亿元 ;6户央企的45 个项目因违规施工、违占地等 ,发生事故或被拆除等形成损失 37.1 亿元 ;8 户央企的 26 个项目运营未达预期、科研任未按期结项 等,涉及划投 841.1 亿元。 3.产金管理薄弱,使用绩效不佳。 主要表现在3面: 一是产闲置浪费。5 户央企未采有效盘活措施等,143.2亿元产和 57.69 万平米房屋、土地闲置。 二是违规转让出借。10户央企违规转让或低价销售产源等,不当让利或形成损失风险 30.65 亿元;6 户央企违规出借字、商标、质、代理权等。 三是金管理不严。8 户央企违规垫付出借金或提供担保等607.4 亿元,形成损失风险 82.45 亿元;7 户央企违规套挪用银行贷款、无充分依据对外支付等265.73 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产情况。 重点的2家政策性银行和 3 家国有保险司,至 2023 年底产总额26.22万亿元、负债总额 24.74 万亿元,净产收益率0.14%到13.27%。还了 7 家商业银行金融政策落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服国家战略及体经济数据不。 4 家金融机构多保险保障金额、政策性贷款规等5084.37 亿元。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21 年 将际投向罐头加工基地等的37.66 亿元贷款,违规纳入生猪贷款统范围。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司通过违规扩大统范围等式, 多 2023 年度服体经济规920.32亿元。 2.违规掩盖处置不良产。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在借款人际已不抵债、贷款欠息超90 天等情况下,未按规定将符合认定标准的 193.8 亿元贷款下调为不良。 3 家地中小银行至 2024 年底, 采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划等式掩盖不良 318 亿元, 还原后际不良率达2.77%,远高于全国同银行平均水平。 3.违规放贷揽储问题突出。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0年11月至 2024 年疏于核, 向编造虚假等条件不符的270户企业发放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 2022 年5 月以来, 以存贷挂钩等违规式揽储, 存贷利差增加企业融成本。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产情况。 在部门预算执行及所属单位财收支等中,重点了此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基础性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为产底数不清、使用绩效低下甚至长期闲置等,共涉及16 个部门。其中:8个部门 少漏记 7953.36 平米房产、4.39 亩土地、1328 项专利权等无形产、20.35 万件文化产 。10 个部门的22.5 万平米房产和 1251.47 亩土地等,使用绩效不高或长期闲置。 2.违规处理处置产。 主要表现为被非侵占、无偿或低价出租出借等,共涉及 15 个部门的5.21 万平米房产、1715台设备等。如有的部门的 2 名职工利用管理部房的职便利, 通过虚构身份、伪造无房证明等式,为本人或亲属侵占了2套房。 3.截留套挤占挪用金产等。 共涉及8 个部门的6432.68万元。如有的部门 2010 年未经批, 将无偿划拨得的1处土地使用权,自行转让给外部企业, 得土地转让收入3000万元。至 2024 年底仍存放在下属企业, 未按规定上缴国库。 (四)国有自然源产情况。 对16 名领导干部开展自然源产离任(任中),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情况进行了,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属地责任未压。 主要表现为3面: 一是保护措施粗放,一些地区虽制定了重点生态工程施,但未细化分解至年度任滚动推进,缺乏有效约束; 一些地区对水源区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主要依靠长期投放大量化学药剂的临时性措施, 超标问题未根本解决;一些地区长期采用简单填埋式处理磷石膏,对填埋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等造成污染。 二是虚任完成量,如一些地区 2021 年至2023 年上已完成的2273.96 万亩种草造林等国土绿化面积中, 有145.23 万亩为虚,虚率 6.39%, 际上 2021 年、2022 年均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相绿化任。 三是未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系,如一些地区2009年以来, 违规批准 45 户企业在 81 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中露天采煤,目前已形成 2.7 万亩的 48 个巨型深坑; 一些地区2021年至 2024 年在重点生态环境区域, 超限额新增焦化、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能 820 万吨,违规占用4.56 万亩基本草原, 上马365个风电、光伏等项目。 2.长江流域透支的生态环境未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 主要表现在 2 面: 一是“化工围江”仍未全面破解。部分省市落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两张清单”制度打折扣、搞变通。6 省擅自降低标准,将 71 个不合格园区通过认定得“路条”;6 省缩减摸排范围等, 至少 1243 户化工企业应纳未纳入清单管理。 6 省违规在清单外园区新建 166 个化工项目;6 省390 户清单企业未按要求持证排污,或在闭搬迁后未按规定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评估等必要措施,影响腾退土地后续安全利用。 二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重点治理任推进中存在短。沿江11 省市中,有4 省市还未按要求建立干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影响上游地区改善水质的积极性。 长江“双肾”鄱阳湖、洞庭湖治理任推进不力, 鄱阳湖划总投 120.3 亿元的 134 个生态整治项目,际完成投仅占划总投的 7.5%,其中 51 个逾期未开(完)工; 洞庭湖的蓄滞洪区自 2014 年以来违规开工建设或批复54 个化工园区等,并有5 处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化工厂房等一直未迁出。 - END - \\ 往下看,干货满满

** —好容顺手点赞·收藏·分享便再次学习— **

●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络,已标作者信息,部分无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互助学习之用,如不便分享,请联系删除。 ● 转载原创文章,亦请明:本文转载自:(ID:neishenwang),并标识作者信息。 | |- 投稿:neishenwang@163.com ** » ** ** 最新!/控培训课程 (线下/线上) **

预览时标签不点

素材来源官媒体/络新闻

阅读原文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