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18重点问题(收藏)#
/ 整编
存货属于流动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十八:
** 一、违规分摊,成本不 **
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入种材的采购成本不直接入,或将应按一定比分摊入种材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采购”帐户中,只核算购入材的买价,将应入购入材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入“管理费用”帐户;购入材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的重量或买价等比分摊入种材的采购成本,而全部入某主要材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50吨,运杂费共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15000元,其他材的采购成本则少15000元,从而造成种材的采购成本核算不。
**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价 **
根据会制度规定,企业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价,但选用的一经确定,年度不能随意变更,如确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状况[查阅]的影响,但在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价的问题,造成会指标前后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算发出成本(:目前已消后进先出,企业应按最新会规准则执行,更多干货,请),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使该商品在周一会年度先进称出和后进先出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又如,某企业多年来一直采用后进先出算确定发出木材的际成本,由于木材涨价过猛等原因,致使木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企业为遏制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在采积极措施的同时也采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变更发出原材际成本的算,其具体手为:将后进先出变换为先进先出。
该企业原先一直采用后进先出算发出木材的际成本,截止6月底木材的帐面结存100立米,单位成本为180元/立米,余额为180000元。下半年购进木材3000立米,金额为1575000元(其中7月份购进木材1700立米,单位成本400元/立米,余额为680000元;10月份购进木材1750立米,单位成本460元/立米,余额为80500元。从7月份开始,未经批使改用先进先出算发出木材的际成本。这样就会人为地调节了发出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
** 三、材盘盈盘亏,不作转帐处理 **
企业由于材品种多,规格型复杂,收发次数频繁,在量和算上难免发生差错,在仓储保管中能发生自然损耗,损毁和被盗等问题。因此,企业应在年终时对种材进行地盘点,并将存数量与帐面数量核对,对于材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进行转帐处理。但在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却利用不正确处理盘盈或盘亏的手,以调节利润。
如有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企业领导人担心“枪打出头鸟”,为了压低利润,采了只列和处理材盘亏,而对材盘盈隐匿不和不作转帐处理,相反,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争多现一部分利润,就采了只对材盘盈作转帐处理,而对材盘亏留待下年度处理的做,还有的企业随意转帐,将盘盈材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收入”,或将盘盈盘亏与物储备中发生的非常损失或溢出金额相互冲销,不转出其相应的“进项税额”,以增加增值税的抵扣数。
** 四、不毁损,虚盈亏 **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发现毁损材,,应按照规定程序批转销其毁损价值,但企业为了掩盖其不景气的经营状况,搞虚盈亏,对年终财产清查中已经查明的毁损材,不列表呈,使其损失价值仍潜藏在材成本中。如某家专门生产毛线的企业,在年终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库房由于质量原因,使许多库存毛线发生霉烂、虫蛀,损失价值达60万元。
企业在预全年收支情况后,发现如要列毁损,企业就会由盈利转为亏损。该企业职工工行“工效挂钩”式,如果企业亏损,职工就不能晋升工,并影响到年终奖金的发放。权衡之后,企业领导授意财会部门,将应损的材全部从财产清查表中去掉,物仍留存在仓库不作处理,年终将帐面数额结转下年度。这样的结果倒致企业一面当年形成虚盈亏,另一面为以后年度埋藏了潜亏因素。
** 五、帐外物“小金库” **
企业为了给职工搞额外收入,或进行一些非支出,设帐外物“小金库”。将帐的一定比的物材移到帐外,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体外,作为随时供自己调用的物“蓄水池”。主要手有:
1、购进存货时即作生产费用或作为待摊费用,未使用便入成本费用。
2、领用的材不用或少用,却入成本费用,采用不作退或假退,退库不记帐等式,积少成多,形成大量帐外物,将其出,存入“小金库”。
3、回收的边、角、废不入帐。 4、盘盈、接受捐赠的物不作帐。 5、自制材不入帐。 6、外发加工退回材的余不入帐。
如,某企业车间和管理部门领,物以领代耗,将领的材物不用或少用,但在帐处理却依据领单将领的材物数额,全部作为耗用入了成本费用帐户。由此而形成的大量帐外材物,即不作退库处理,也不作盘盈入帐,而是将其卖出,的价款存入“小金库”,以便给职工购买生活用品或者以发放奖金的名义直接发放现金。
** 六、监守自盗,虚损失 **
保管人员利用职之便,或勾结车间人员,涂改帐目、盗窃财物,或者虚和夸大损失,将损材转移或贪污私分;冒领或用假领单和发单,盗窃物,转移出售;或盗窃财产物,将所窃物成本通过打折等手打入正常领、发业之中。
如:某企业车间领员、成本核算员与仓库保管员,共谋贪污盗窃电器材。由领员填写领单,不经车间领导批,直接到仓库领;仓库保管员不按发要求进行核,即签字发,随后合伙将物偷运出厂。在帐处理时,只依据领单作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部往来”科目的帐处理,而漏掉了材入库和出库的核算程序。
** 七、以物易物 **
根据国家税和《企业会准则》的规定,企业之间以生产串换生活,以生产对换其它生产等,都应视同销售,作购进和销售帐处理,并算相税金,但有些企业在这种非货币性交易中,不结算,不走帐,摆脱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督,为偷逃流转税、虚减销售收入,隐瞒利润大开便之门。如,某企业为一汽车生产厂家,将自己生产的汽车与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进行易货贸易,该企业财人员不作帐处理,两种商品之间通过协商不存在差价问题。
** 八、材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 **
企业了了逃避所得税,虚减利润,就采用办理假出库手续,虚列材费用,人为提高产品成本。如某企业在年终车间办理领手续,填制领单,而际未领,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生产用和车间维修用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查阅]和制造费用的帐处理,年终,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
** 九、货到票未到,不暂估入库 **
根据财会制度的规定,对于月末已收到的购入材(但发票帐单未到),要暂估入库进行帐处理,待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但有些企业对于收到的这部分材,月末不作帐处理,造成帐不符。
如人员在对某企业存货进行时,盘点库存物与帐面金额不符,经详查,得知该企业购入的一批电机,已入库,但发票一直未到,企业财人员没有进行帐处理。
** 十、人为提高成本差异率 **
有些企业,为了控制超额利润,大都从隐匿收入和虚增成本两个面进行作弊,人为提高材成本差异率,多分摊材成本差异,是采用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企业的常用作弊手段。
如某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采用提高材成本差异率的手段,该企业全年产品生产领用原材的划成本平均每月3000万元,每月应原材成本差异率在95-12.8%之间,经过调整,每月的人为差异率都比应差异率提高1.5%,全年即多分摊材成本差异500多万元。
** 十一、人为压低差异率 **
与提高成本差异率相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而人为地压低材成本差异率,用来降低成本,虚增销售利润,现承包任。
** 十二、划成本过度偏离际成本 **
根据财会制度规定,采用划成本进行材日常核算,划价格通常以不高于或不低于际价格的10%为宜,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利润,有意过高或过低地确定材的划价格,甚至对已制订的接近际价格的划价格,有意大幅度地上调或下压。从而人为地调整“材成本差异”帐户余额,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 十三、虚在产品完工程度,调整完工产品成本 **
产品总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否正确,将决定着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真性。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常常在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上做文章。即有意多折合或少折合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或多或少在产品的加工程度等,以调节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
如某企业本月生产费用共4500万元,本月生产产品2000台,月末完工1400台,在产品600台,完工程度为80%,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售成本,将在产品的完工程度确为60%,从而使完工产品成本分配数额比应分配数额多分配,造成少利润。
** 十四、偷梁换柱 **
有的企业采“调包”的,将采购或库存商品进行调换,以次等品换优等品,以廉价物品换贵重物品,以劣质商品换优质商品,以旧商品换新商品,以坏商品换好商品;有划、有预谋地对不同商品产品串档串规,混淆不同批次、不同型、不同产地、不同价格的物,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以达到其违乱纪的目的。
如某食品司仓库保管员,其兄开了一个小店,经营日杂食品,长期以来凡小店因进货不当,无出售的物品全部由该保管员“调剂”回厂,从厂里换回新的物品;如将过期食品送回厂,然后将新出厂的食品调换回店,之后该保管员又以假换真,用假食品换本厂生产的真食品,使厂里经济大受损失。
** 十五、改变低档值易耗品核算,调节产品成本 **
企业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分次摊、五五摊销进行核算。无论采用哪种核算,一经采用即不得自行变更。但是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往往随意更换既定摊销,违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际成本。
如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利润,就会改用分次或一次摊销,人为地操纵费用,从而达到预定利润的目标。
** 十六、改变包装物核算,调节产品成本 **
(参照上一节容)
** 十七、委托加工受贿,多付材费用 **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种材,有财会人员和业人员,为了从受托加工单位捞到好处,接受贿赂和回扣等,与受托加工单位合谋,按照其出具的加工费用结算单和发票,默认违反合同规定多算的加工费用和运杂费,受托单位加工完毕后的剩余材也不予回收,而将其价值全部入加工完成材的际成本。
** 十八、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不按际比率结转销售成本 **
企业为了近期利益,通过多结转或少结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成本的式,使利润在不同会期间进行人为转移。
如某企业根据销售合同于12月份发出价款为100万元的商品,合同约定该批商品采分期收款结算式分三期收款,发出商品时收货款的20%,以后两期收40%,该批商品的际成本为80万元。按规定第一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为40万×20%=8万元,但企业却人为结转5万元。由于故意少结转当期销售成本3万元,从而使该期虚增产品销售利润3万元。
- END - \\ 往下看,干货满满
** ——顺手点赞·在看·收藏·分享,万事皆顺—— **
● 文章 来源:昌尧讲税工作室, 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络,已标作者信息,部分无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互助学习之用,如不便分享,请联系删除。 ● 转载原创文章,亦请明:本文转载自:(ID:neishenwang),并标识作者信息。 | |- 投稿:neishenwang@163.com ** » ** ** 最新!/控培训课程 (线下/线上) **
【经典专区】
对外投-专项(备用)
固定产维修管理:专项(10大面)
合同管理:全周期专项(含电子合同·详细版)
联交易专项
别再漠视!印章管理-专项
对外担保管理-专项
互联(含电商)领域:100个点、容、对应
不简单! 《办用品管理专项》
预览时标签不点
__